四川一特训营被曝逼学生吃潲水馒头,揭开青少年矫正教育的阴暗面

长玖 阅读:45 2024-08-19 07:31:17 评论:0

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因被曝出存在严重体罚、辱骂及逼迫学生吃潲水馒头等恶劣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事件回顾

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一所自称为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的机构,近期被多名曾在此接受特训的学员揭露存在严重的体罚和虐待行为,据这些学员描述,该校不仅存在教官殴打学生、逼迫学生背“铁书包”绕操场跑圈等极端体罚手段,更令人震惊的是,学生竟被逼吃下潲水馒头。

潲水馒头,顾名思义,是指用食堂剩饭剩菜(即潲水)浸泡过的馒头,这种食物不仅卫生状况极差,还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这却成了惩罚学生的手段之一,据学员们讲述,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早餐或违反其他规定,他们被教练逼迫吃下这些令人作呕的潲水馒头。

学员亲身经历

多位受访学员向媒体详细讲述了他们在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的遭遇,17岁的小甲(化名)是较早一批被送入该校的学员,他因自闭、厌学被父母送到这里,原本希望接受心理辅导,却没想到陷入了更深的噩梦,小甲回忆说,刚到学校时,他的手机和其他坚硬物品被没收,随后被带到心理咨询室拍摄视频承认错误,并发送给父母,任何试图反抗或违反规定的行为都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包括扇耳光、掐脖子、拳打脚踢等。

四川一特训营被曝逼学生吃潲水馒头,揭开青少年矫正教育的阴暗面

更令小甲难以忍受的是,有一次他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早餐,教练竟将他吃剩下的半个馒头扔进潲水桶,并逼迫他吃下,这种屈辱和恶心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同样遭遇的还有15岁的小丁(化名)和一名14岁的女生,他们也都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早餐而被逼迫吃下潲水馒头。

除了体罚和逼迫吃潲水馒头外,该校还存在“一人犯错、全体连坐”的集体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方式不仅加剧了学员之间的紧张关系,还导致了霸凌现象的发生,一些被连累的学员会在宿舍殴打犯错的人或命令其做打扫卫生等事情,这种恶劣的环境让学员们身心俱疲,甚至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送进医院。

官方介入与调查

随着事件的曝光,成都市新都区官方迅速介入调查,该区警方、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据官方回应称,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证据,并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该校的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也相继出现异常或清空内容,显示出校方在试图掩盖真相或逃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校长罗某娟在面对媒体时却否认了所有指控,她表示学校从未存在体罚和虐待学生的行为,并坚称工作人员没有冒充民警接来孩子,这种态度无疑加剧了公众对校方的不信任感。

问题剖析

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频频被曝出存在体罚、虐待等恶劣行为,这些学校往往打着“改变不良习惯”、“重塑人格”的旗号,却在实际操作中采用极端手段对待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罚和虐待行为严重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教育应该以引导、启发和关爱为主,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来强制学生服从,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反而可能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和仇恨情绪。

这些学校往往存在管理混乱、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招学生,却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的提升,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而只能采用简单粗暴的体罚手段来维持秩序。

这些学校还往往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由于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属于特殊教育机构,其监管难度较大,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依法依规办学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呼吁与反思

面对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所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究竟应该如何保障?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他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其送到所谓的“特训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1419.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