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肃积极回应硫超标枸杞问题
青海与甘肃官方迅速行动,严查“硫超标”枸杞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曝光了青海格尔木市和甘肃靖远县部分枸杞商户存在违规使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进行枸杞加工,导致“硫超标”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严重问题,青海和甘肃两地政府迅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全面调查,并承诺对违法责任人依法严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青海格尔木:连夜核查,严惩违法
9月1日晚,央视财经报道了格尔木市个别枸杞商户违规添加焦亚硫酸钠的情况,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次日迅速发布通报,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已连夜成立工作专班,对涉及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核查。
格尔木市出产的枸杞以其颗粒大、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商户为了提升枸杞的卖相,不惜违规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据商户透露,他们明知焦亚硫酸钠的使用是违法的,但为了多赚钱,还是选择了这条捷径,特别是三茬枸杞成熟时,由于天气转凉,需要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才能保证枸杞外观艳丽。
格尔木市政府在通报中明确表示,将严格按照《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的规定,对违法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后续调查处理结果,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态度,也彰显了维护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
甘肃靖远:全面排查,严惩不贷
甘肃省靖远县也针对央视曝光的“硫超标”枸杞问题迅速作出回应,靖远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进行彻查,对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靖远县被誉为“枸杞小镇”,枸杞种植面积达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一些商户为了提升枸杞的“品质”和售价,不惜采用熏硫磺等违规手段,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商户在新鲜枸杞摘下后,会先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以增加果子的鲜亮度,但遇到雨天或气温下降时,他们便会选择使用工业硫磺进行熏制,以保证枸杞的外观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硫磺含有大量砷等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加工,长期使用工业硫磺熏制的枸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靖远县政府在通报中强调,将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的专项排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两地政府: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青海格尔木和甘肃靖远两地政府的迅速响应和果断行动,不仅是对当前“硫超标”枸杞问题的有力回应,更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打击,他们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全面核查、严惩违法责任人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枸杞加工环节的违规行为,为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食品安全防线,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诚信经营;消费者则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展望未来,青海和甘肃两地政府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技术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枸杞的品质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枸杞产品,他们也将积极引导和扶持枸杞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农民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215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