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的注意事项,如何安全有效地保护患者健康

誉谨 阅读:32 2024-09-05 08:53:21 评论:0

在医疗护理领域,吸痰是一项非常常见且必要的操作,尤其对于因疾病导致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自身排痰能力不足的患者而言,通过吸痰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至关重要,这项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吸痰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点,以确保每一次操作都能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益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不适感。

准备工作

1、个人防护:进行吸痰前应穿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需加戴护目镜和隔离衣,尤其是当面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2、器械准备:使用前需检查吸痰器性能是否正常,包括压力表指示是否准确、负压调节旋钮转动是否灵活、管道连接是否紧密等,准备一次性吸痰管若干备用,并确认其型号大小适合患者年龄及病情特点。

3、体位摆放: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后仰可使喉部更加开放便于操作。

4、沟通解释:向清醒患者耐心说明即将进行的操作流程及其必要性,并询问有无相关禁忌症。

操作步骤

1、调整负压:根据成人与儿童不同需求调整适宜的负压值,一般情况下成人约为0.04~0.053MPa之间,儿童则更小些。

2、插入吸痰管:快速而轻柔地将导管插入鼻腔或口腔至会厌部,然后缓缓推进直至达气管隆突上方1~2cm处停止前进。

吸痰的注意事项,如何安全有效地保护患者健康

3、实施吸引:边旋转边往外缓慢抽出导管的同时打开开关实施吸引动作,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停留以免造成粘膜损伤。

4、吸痰频率:除非特别情况,否则不应连续两次吸痰时间间隔少于15分钟,以免频繁刺激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甚至出血。

5、观察记录:仔细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变化以及吸引出的分泌物性状、量、颜色等信息,记录于病历中作为后续治疗参考。

预防并发症

感染防控:所有接触患者的物品都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交叉污染机会;

误吸防范: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止食物反流误入呼吸道引发吸入性肺炎;

黏膜保护:选用软质光滑材质制成的吸痰导管并控制力度以防机械性损伤;

缺氧监测:密切监视血氧饱和度数值,一旦发现低于安全水平立即给予吸氧支持;

心理安抚:操作前后及时给予言语鼓励和心理疏导,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痛苦感。

特殊情况处理

1、出血现象:若遇轻微出血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止血;严重者需立即停止操作并请耳鼻喉科医师协助诊治。

2、心律失常:术前评估心血管状况,术中密切监护心电图变化,出现异常反应暂停操作并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救治。

3、气管痉挛:适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干预。

4、拔管困难:切勿强行拔除以免加重损伤,可试用负压吸引装置辅助退出或请求上级医生协助处理。

正确掌握吸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患者预后,更能减轻其痛苦提升生存质量,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定指导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操作规范有序,为每一位接受服务的对象带来更多温暖与关怀。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229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