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了解它的原因、症状与防治方法
湿疹,作为皮肤科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给众多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各种湿疹类型中,过敏性湿疹尤为引人关注,它不仅仅影响着患者的外观,更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究竟什么是过敏性湿疹?它又有着怎样的特征与治疗手段呢?
过敏性湿疹概述
过敏性湿疹(atopic dermatitis),又称异位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好发于婴儿、儿童及青少年的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干燥脱屑等,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破裂、渗液甚至结痂,好发于手背、前臂伸侧、小腿屈侧以及面部和颈部等部位,患病人群常有家族遗传史,且多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湿疹的成因探究
1.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过敏性湿疹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当父母患有该病时,子女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这类患者体内通常存在一种名为 Filaggrin 的基因突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湿疹类疾病。
2.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的变化,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与过敏性湿疹密切相关,尤其是秋冬季节交替时期,气温下降较快,空气变得干燥,皮肤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此时人体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影响而诱发湿疹。
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之一,过多摄入海鲜、坚果、鸡蛋等高蛋白食物,可能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过激反应,引发或加重过敏性湿疹的症状。
3.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同样会导致过敏性湿疹发生或加重病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会使人体内激素分泌失调,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感染风险。
过敏性湿疹的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粗糙:患者往往感觉皮肤缺乏弹性,容易出现瘙痒感。
红斑丘疹:初期可见局部出现红色小疙瘩,逐渐融合形成片状。
渗液结痂: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处会出现流水现象,并伴随明显瘙痒,抓挠后容易形成硬壳。
苔藓样变:长期患病区域表皮增厚,呈暗红或棕褐色,边界清晰。
过敏性湿疹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保湿护肤:每天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露涂抹全身,特别是在洗浴之后要及时涂抹,保持皮肤滋润状态;
2、合理膳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
3、减压放松:适当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4、清洁卫生:勤换衣物,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接触易致敏物品。
(二)治疗方法
1、外用药物:
- 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氟轻松软膏等,短期内对缓解急性症状效果显著;
- 抗生素药膏:适用于细菌感染造成的继发性炎症;
- 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2、内服药物:
- 抗组胺药物:有效控制瘙痒;
- 免疫抑制剂: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甲氨蝶呤、环孢素A等强效药物。
3、光疗技术:通过特定波长紫外线照射,达到消炎止痒的作用。
4、中医中药:采用辩证施治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方剂调理体质。
5、生物制剂: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针对特异性靶点开发的新型疗法如抗IL-4Rα抗体Dupilumab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面对过敏性湿疹这一顽固性皮肤病,患者需要树立正确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状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270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