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价烂尾楼重生,水司楼将变身酒店

小苛 阅读:32 2024-09-14 13:12:40 评论:0

贵州天价烂尾楼迎来新生:水司楼华丽转身酒店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一座曾被誉为“天价烂尾楼”的水司楼,近期因即将被改建成酒店的消息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座曾承载着无数期待与梦想的建筑,在经历了六年的沉寂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生。

天价烂尾楼的诞生与沉寂

水司楼,又称水司府堂,坐落于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胭脂河畔,原计划建造为99.9米高的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座建筑不仅旨在成为净心谷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还计划冲刺三项吉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牌楼、最大的水族建筑以及最高琉璃陶建筑,美好的愿景并未能如期实现。

2016年10月20日,水司楼正式动工建设,但仅仅两年后,由于资金链断裂,项目于2018年被迫停工,彼时,水司楼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木结构和琉璃陶的外立面也做了大半,但外部装饰尚未完成,留下了一个庞大的空壳,这一烂尾楼不仅成为了当地的一块心病,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贵州天价烂尾楼重生,水司楼将变身酒店

烂尾背后的原因与反思

水司楼烂尾的背后,是前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为追求政绩而不顾实际的盲目举债行为,据报道,潘志立在任职期间,不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独山县债务累积至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潘志立因此被免职,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

水司楼的烂尾,不仅暴露了当地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过度扩张和监管不力的问题,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城市发展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政绩和形象工程只会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烂尾楼的重生之路

面对水司楼的烂尾现状,独山县政府并未选择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2020年,官方宣布将水司楼转变为净心谷大酒店项目,试图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盘活这一资产,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一度进展缓慢。

直到2023年,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压力的增大,水司楼的改造工作加速推进,独山县发改局在县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总投资由3.6亿元增至3.64538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标志着水司楼的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酒店改建的挑战与机遇

将烂尾楼改建为酒店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酒店行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各大品牌酒店纷纷抢占市场份额,改建后的酒店能否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一个未知数,改建过程中的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烂尾楼的基础框架已经存在,但要想将其改造成符合现代酒店标准的设施,所需投入的资金仍然巨大,改造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和工期延误等问题。

挑战与机遇并存,水司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已完成的主体结构为其改建为酒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提高,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酒店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只要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合理运营,水司楼完全有可能成为独山县乃至贵州省的一张新名片。

水司楼的重生之路虽然充满坎坷,但其最终的成功转型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事件不仅是对过去盲目决策和监管不力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我们期待水司楼能够早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独山县乃至贵州省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2978.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