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的杀手——蛋白尿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

闵昕 阅读:40 2024-09-17 16:47:47 评论:0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疾病的日益增多,“蛋白尿”这一名词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它看似不起眼,实则可能是危害生命的“沉默杀手”,什么是蛋白尿?它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蛋白尿的概念及分类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肾脏能够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从而使得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当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毫克/24小时),就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按照病因可分为肾性蛋白尿和非肾性蛋白尿两大类:

1、肾性蛋白尿:指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的血浆蛋白漏出增加或重吸收障碍引起,这类蛋白尿通常为持续性,多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2、非肾性蛋白尿:指除肾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蛋白质丢失,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暂时性的、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生理反应,见于剧烈运动、高热或直立体位时,当诱因去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

(2)溢出性蛋白尿:主要因为血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增多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不足引起,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3)分泌性蛋白尿:由尿路感染或肿瘤细胞产生的异常蛋白质所引起。

警惕沉默的杀手——蛋白尿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

蛋白尿的症状表现

蛋白尿本身并无特殊症状,通常是在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时发现,长期大量的蛋白尿可能会导致全身水肿、高血压以及血尿等症状出现:

1、全身水肿:尿中大量丢失蛋白质可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造成浮肿,一般先出现在眼睑、颜面部,后延伸至下肢乃至全身。

2、高血压:肾脏损伤使调节血压的机制失衡,从而引起血压升高,若未能及时控制,则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升。

3、血尿:即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若肾小球滤过屏障严重受损,红细胞也可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形成血尿。

蛋白尿的检查手段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往往会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

1、尿常规检测:通过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样本,采用尿试纸法检测尿中蛋白质是否呈阳性反应。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一天内排出的所有尿液并测定其中蛋白质总量。

3、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功能状态。

4、肾脏B超或CT检查:观察有无肾脏形态学上的改变。

5、肾活检:当上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进一步采取肾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类型与程度。

蛋白尿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长期蛋白尿不仅影响肾功能,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事件、贫血、营养不良等,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1、健康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E、钙、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限制高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2、戒烟戒酒:长期吸烟饮酒可加重肾脏损害,加速蛋白尿发展进程。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水平。

4、定期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者高危人群而言,定期监测尿蛋白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处理。

尽管蛋白尿可能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但只要提高警惕并积极应对,我们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问题,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自己的身体状况,让生活远离疾病的困扰!

【完】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321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