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儿童健康的大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坤玲 阅读:33 2024-10-09 15:11:16 评论:0

在日常生活中,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尤其常见于儿童群体,本文将围绕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家长和相关人群提供科学指导,以保护儿童免受此病侵害。

轮状病毒概述

轮状病毒是一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的双链核糖酸(RNA)病毒,直径70~75纳米,无囊膜,根据血清学的不同,分为A、B、C等7个亚型,其中A型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婴幼儿急性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污染物品后,再经口摄入而进入体内,在肠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并破坏小肠黏膜吸收功能,造成大量水分滞留于肠腔内,导致腹泻症状的发生。

轮状病毒感染途径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及其潜伏期携带者,传播途径包括:

消化道传播:是最主要的方式,含有大量轮状病毒的粪便可对水源和食物造成污染,人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者饮用被污染的水之后就有可能发生感染;

接触传播:当手或玩具、衣服、家具表面附着有病毒时,也容易导致感染,特别是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如果接触到这些被病毒污染过的物体,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

临床表现特点

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在2~3天左右出现症状,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为以下几点:

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每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量多且水样,颜色为淡黄色或蛋花汤样,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症状。

发热:中度发热(体温在38℃左右),持续时间较短。

轮状病毒性腹泻,儿童健康的大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呕吐:早期出现,部分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同时伴有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呕吐症状可有所缓解。

其他:如厌食、烦躁不安、嗜睡等。

诊断方法及鉴别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来诊断轮状病毒性腹泻。

1、流行病学史:了解患儿近期是否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是否有接触过腹泻的人群;

2、实验室检查:粪便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以明确病因。

治疗与护理

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般以支持治疗为主。

补充水分:轻至中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电解质失衡,重度脱水则需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饮食调理: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暂停乳类及其他高脂食品,改为米汤加盐溶液或胡萝卜汁;逐步恢复固体食物摄取。

药物应用: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医生建议选用蒙脱石散、锌制剂等辅助药物。

家庭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预防措施

针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有效的预防手段有以下几点:

1、接种疫苗:目前已有多种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上市,可显著降低婴幼儿患病风险,建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2、提高自身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规律作息,增强体质。

3、注重环境卫生:定期对居室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理垃圾杂物,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4、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腐败的食物;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家长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该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4621.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