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财富公司暴雷,实控人被抓

彗婧 阅读:42 2024-11-24 15:47:08 评论:0

上海一家标榜管理规模达500亿元的财富管理机构——华设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资产”)暴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公司实控人姜玮彦被抓,公司总部人去楼空,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再次暴露了财富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华设资产的暴雷事件始于2024年8月中旬,当时市场传言称公司实控人姜玮彦已经失联,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投资者开始担心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能否如期兑付,随后,华设资产的公众号在8月29日发布了最后一篇名为《投资认知大考验,洞察本质是关键》的推文,讽刺的是,这篇推文发布时,实控人姜玮彦已经被传失联。

随着事件的发展,华设资产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据《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华设资产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318号的总部早在今年9月中旬就已经全部搬走,原“华设大厦”也更名为“浦汇大厦”,华设资产原10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目前正对外招租,华设资产在全国范围内的四家分公司中,有三家已经注销或正在注销,仅剩下台州分公司还在正常营业。

上海一财富公司暴雷,实控人被抓

华设资产的暴雷不仅体现在总部的撤离和分公司的注销上,更体现在其产品的无法兑付上,投资者纷纷表示,他们购买的华设资产产品已经无法兑付,部分投资者已经向警方报案,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公示信息显示,华设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投资者查询账号开立率为97.80%,但在公开备案的35只产品中,已清算基金数量就有23只,占所有公开产品的比例超过65%,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投资者反映产品实际投向与合同约定不符,这种混淆资金用途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资金池”操作方式,高风险之下,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能引发连锁危机。

随着事件的深入调查,华设资产高管的行为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透露,华设资产高管在产品爆雷后离婚,疑似恶意转移财产,华设财富总经理及合伙人戚广宇在产品无法兑付后迅速出售名下高额房产,并与配偶办理离婚手续,此举无疑让人怀疑其是否有意转移资产以逃避法律责任,而实控人姜玮彦在失联前则早已做好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注销分公司和撤离总部等。

华设资产的暴雷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人们对财富管理行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在暴雷之前,华设资产可谓风光无限,不仅拥有D轮战略融资,还获得香港1/4/9号牌照,管理规模一度达到500亿元,这些表面的光鲜并未能为投资者提供实际保障,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信息显示,其旗下备案的私募产品中,有大部分长期处于清算状态,占比超过65%,这种信息披露不透明、资金流向复杂、高收益承诺虚高的现象,在财富管理行业中并不罕见。

华设资产的暴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监管的思考,为何这样一家问题重重的公司能够长期存在并吸引大量投资者?为何监管未能及时介入并防止事件的发生?业内人士指出,财富管理行业的监管存在诸多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投资者也需要提高风险意识,谨慎选择理财产品,避免盲目相信“明星私募”和“高收益承诺”。

在华设资产崩盘前夕,其公众号和电话早已无人应答,而这一现象本应成为警示信号,但许多投资者往往难以及时察觉,面对这样一个充满诱惑但又极具风险的市场环境,“财富自由”的梦想让不少人甘愿忽视警告,在签署合同时,他们常常没有仔细阅读条款,也未对资金用途和项目真实性进行深入调查,这种盲目相信的心态,无疑是长期缺乏有效教育所致。

华设资产的暴雷事件给所有相关方敲响了警钟,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认真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资金用途和项目真实性,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而言,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华设资产的暴雷事件不仅是个案,更折射出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大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更加谨慎地看待自己的财富,以免再次踏入同样的陷阱,也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财富管理市场。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581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