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体操女将创中国跑酷历史,商春松的跨界传奇
退役体操女将商春松:跨越障碍,创中国跑酷历史
在湖南张家界的大山深处,一个名叫商春松的女孩,用她的坚韧和毅力书写了一段从体操到跑酷的跨界传奇,她不仅是中国女子体操队曾经的希望之星,更是如今中国跑酷界的闪耀新星,用一枚世锦赛金牌,开创了中国跑酷的新历史。
商春松的故事始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她的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还有一个患有眼疾的哥哥,尽管家境贫寒,但商春松的父母始终希望女儿能够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一次偶然的机会,城里的亲戚回家探亲时,发现年幼的商春松竟然可以做侧手翻,便建议她去试试体操,6岁多的商春松被家人送到了体校,开始了她的体操生涯。
体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启蒙教练黄卫曾觉得商春松“年龄有点大”,如果不是因为队里正好缺一名队员参加团体赛,她可能根本不会被留下,学体操的费用对商春松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父亲商金军卖掉了家里的牛,才勉强凑够了学费,在商春松进省队前,商金军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天只赚28块钱,尽管如此,父母依然坚定地支持着女儿的梦想,希望她能够通过体操改变命运。
商春松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体操队里,她刻苦训练,逐渐崭露头角,她擅长平衡木和自由操,尤其是自由操,难度一度高达6.7分,几乎可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国选手拜尔斯媲美,她代表中国体操队参加了多届国际大赛,包括世锦赛和奥运会,在2013年的全运会上,她一口气拿了三块个人金牌;在2014年的仁川亚运会上,她帮助女团夺冠,并获得了女子全能和自由操的亚军。
商春松的体操生涯也充满了遗憾,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她作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队长,带领队友们拼下了一块团体铜牌,但在个人全能决赛中,她发挥堪称完美,却只拿到了第四名,以0.116分的差距无缘领奖台,她在平衡木上的表现无可挑剔,但裁判给出的难度分却低于她准备的难度,中国体操队提出申诉,但最终被驳回,那一刻,商春松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觉得自己没有输给自己,只是输给了裁判。
2014年的体操世锦赛上,商春松的状态极佳,渴望问鼎最高荣誉,但出发前,她受伤了,为了不影响团体赛,她打着封闭上了场,咬牙和队友获得了团体银牌,但在个人项目中都早早退出了争夺奖牌的行列,不过,在那届世锦赛上,她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商春松腾跃,这也成为她体操生涯中屈指可数的高光时刻。
退役后,商春松曾尝试过其他工作,但都不尽如人意,她去过一家蹦床馆,负责照看小孩子们的安全,但这份工作很快让她感到无聊和不充实,上大学后,她接触到了跑酷这项时尚极限运动,跑酷源于法国,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的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可成为攀爬和穿越的对象,具有超越身心的自我挑战性和观赏愉悦性,商春松被这项运动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所吸引,决定加入跑酷界。
得益于夯实的体操基础,商春松在跑酷上面进步很快,她学会了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毽子一周半下高、大回环接悠杆后空两周、大回环接悠杆360旋等,在2019年的第二届跑酷世锦赛上,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中国跑酷队史上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这枚金牌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中国跑酷运动的一次巨大推动。
商春松的跨界之路并非没有挑战,跑酷运动对身体的要求极高,而且赛道都是硬地,容易受伤,她的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她练习跑酷,尤其是父亲商金军,觉得危险性太大,而且跑酷当时还没有进入奥运会,觉得不稳定,父女俩还因此吵过架,但全家人只有哥哥支持商春松,兄妹俩关系从小就亲密,哥哥一直鼓励她追求自己的梦想。
商春松对跑酷的热爱超越了一切,她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跑酷经历和心得,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项运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跑酷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甚至未来能够进入奥运会。
商春松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的跨界传奇,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勇气的故事,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商春松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退役体操女将的坚韧和毅力,也看到了中国跑酷运动的无限可能,她的成功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一次巨大鼓舞,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商春松将继续在跑酷赛场上创造更多的奇迹,为中国跑酷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春松的跨界传奇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挑战和超越,她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地坚持下去,直到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商春松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她的辉煌篇章!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588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