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应对肾功能衰竭,守护肾脏健康的指南

开晖 阅读:38 2025-02-20 10:08:46 评论:0

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健康问题

在我们的身体里,肾脏就像两个小小的“清洁工”,它们日夜不停地工作着,当肾脏的功能出现问题时,就如同这些“清洁工”罢工,整个身体的内环境会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肾功能衰竭这一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认识肾脏及其正常功能

肾脏是位于脊柱两侧、腰部后方的一对形似蚕豆的器官,虽然它们的体积不大,但承担着至关重要的生理功能。

1、排泄代谢废物

-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进行各种新陈代谢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例如尿素氮等物质,在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过滤血液,将这些有害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据统计,一个人正常的肾脏每天要过滤大约180升的血浆,然后重吸收大部分有用物质,最终形成约1.5升左右的尿液来排除代谢废物。

2、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 肾脏能够精确地调节体内水分的出入量,当我们摄入过多水分时,它可以通过增加尿量的方式排出多余的水分;当身体缺水时,则减少尿量以保留水分,对于钾、钠、钙、镁等重要的电解质,肾脏也有着强大的调节能力,人体内钾的正常浓度为3.5 - 5.5毫摩尔/升,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影响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而肾脏会根据身体的需要调整钾离子的排出或重吸收,以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

3、调节血压

- 肾脏通过释放一些特殊的激素,如肾素等,参与血压的调节,如果肾脏功能正常,它就像一个精准的阀门,控制着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什么是肾功能衰竭

当肾脏受到损伤或者疾病的影响,无法有效地执行上述重要功能时,就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某些药物(抗生素中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肾毒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会使肾脏供血不足,进而影响肾功能)、失血或脱水(大量失血或呕吐、腹泻引起的重度脱水会导致肾脏灌注减少)等,在一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因感染性休克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不罕见,据统计,重症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可高达5% - 10%,这部分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很高。

理解与应对肾功能衰竭,守护肾脏健康的指南

-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少尿期),通常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甚至无尿(小于100毫升),由于代谢废物的堆积,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高钾血症(钾离子浓度过高)、酸中毒(血液pH值降低)等情况,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 慢性肾功能衰竭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约有30% - 40%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定时间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会对肾脏的小动脉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慢性肾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的肾脏炎症性疾病)等,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升高会使肾脏的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逐渐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轻度的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尿量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的现象,到了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阶段,患者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皮肤瘙痒、骨痛(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等原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纷纷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四、诊断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1、实验室检查

- 血肌酐水平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的血肌酐值有一定的范围(男性53 - 106微摩尔/升,女性44 - 97微摩尔/升),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血肌酐会升高,不过,血肌酐升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肾脏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当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可能肾功能已经损失了较大部分,尿素氮也是一个常用指标,它也能反映出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还可以检测电解质(如钾、钠、钙、镁等)、酸碱平衡等相关指标,以了解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相关并发症。

2、影像学检查

- 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可能会出现萎缩,肾脏实质变薄等情况,肾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辅助诊断,如怀疑肾脏肿瘤、肾积水等病变时。

3、肾活检

- 对于一些难以明确病因或者需要详细了解肾脏病理改变的患者,肾活检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取出一小块肾脏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肾脏疾病的类型、程度,从而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1、针对病因的治疗

- 如果是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如果是感染所致,就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肾病患者要控制血压达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目标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 - 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下;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一般要求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2、透析治疗

- 当肾功能衰竭进展到一定程度,患者的肾脏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命功能时,透析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后再回输到体内,一般每周需要进行2 - 3次,每次大约4个小时左右,还有一种腹膜透析,它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来清除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相对灵活一些,无论是哪种透析方式,都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并且患者要注意透析期间的饮食、感染预防等问题。

3、肾移植

-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摆脱透析的束缚,恢复较好的生活质量,肾移植也面临许多挑战,如供肾短缺、术后排斥反应等,为了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配型(如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等),术后还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机体对移植肾的排斥。

4、日常护理

- 在饮食方面,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对于非透析患者,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根据肾功能情况控制在0.6 - 0.8克/千克体重/天;透析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同时要限制钾、磷的摄入(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减少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的食用),在生活上,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

六、预防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性

1、管理基础疾病

- 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是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降压药。

2、安全用药

- 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谨慎,尤其是那些可能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可能存在肾毒性的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

3、定期体检

- 对于有肾病家族史或者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等)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6932.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