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
甘肃遭遇历史罕见暴雨: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降水纪实
2023年7月22日至24日,甘肃省陇东、陇南、陇中等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强降水过程,这场暴雨不仅刷新了多项历史记录,更成为自1961年以来甘肃地区遭遇的最强区域性暴雨,这场自然灾害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考验着甘肃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应对能力。
暴雨概况
据甘肃省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过程具有累积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强、落区集中等特点,全省范围内,共有1167个乡镇(2214个观测站)出现降水,其中平凉市大部、定西市东部、庆阳市南部、天水市东部、陇南市东部和南部局地累积降水量超过100毫米,部分县区甚至超过250毫米,崇信县新窑林场更是以367.7毫米的累积降水量成为全省之最,这一数字远超历史极值,标志着此次暴雨的极端性和严重性。
暴雨期间,多个站点的小时降水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统计,全省共有465站次出现1小时降水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通渭陇山,达到了79.1毫米,这样的降水强度在甘肃历史上极为罕见,给当地的防洪排涝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灾害影响
此次区域性暴雨给甘肃多个市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甘南、定西、庆阳、白银、天水、平凉、陇南等7个市州共有19.25万人受灾,部分地区的道路、桥梁、农田、房屋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特别是定西市通渭县,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导致1人遇难,陇南市武都区也有3人失联,给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暴雨还导致部分地区的通信和电力设施受损,影响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降水集中且强度大,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防洪形势十分严峻,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措施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甘肃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应对,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现代化手段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加强应急值守和抢险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三是加强受灾群众安置和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四是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社会各界也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来,志愿者们纷纷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和慰问活动,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企业和社会组织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些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总结与展望
甘肃现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是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重建美好家园,我们也应该深刻反思此次暴雨灾害的教训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工作,为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甘肃能够早日走出灾害的阴影,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防灾减灾事业,为构建安全、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0731.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