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虽至,出行仍需警惕晒伤之虞

洪俭 阅读:49 2024-08-17 13:06:22 评论:0

随着季节的更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在享受初秋凉爽微风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容易忽视一个事实:立秋之后,阳光中的紫外线并未因季节转换而骤然减弱,反而可能因秋高气爽、云层稀薄而更加“肆无忌惮”,立秋后出行,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做好防晒措施,以防晒伤之虞。

立秋后紫外线的“隐形威胁”

立秋,作为夏季向秋季过渡的节气,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太阳辐射强度并未立即减弱,特别是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紫外线能够更直接地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面,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三种,其中UVA和UVB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UVA穿透力强,可深入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UVB则主要作用于表皮层,是引起晒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在立秋之后,防晒工作依然不容忽视。

晒伤的危害不容小觑

晒伤不仅会导致皮肤红肿、疼痛、脱皮,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短期内,晒伤的皮肤会变得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现瘙痒、刺痛等症状,长期而言,频繁或严重的晒伤会加速皮肤老化,增加色斑、皱纹的产生,甚至可能诱发皮肤癌,晒伤还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

立秋虽至,出行仍需警惕晒伤之虞

立秋后出行的防晒策略

1、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选择SPF值(防晒指数)高、广谱防晒(能同时阻挡UVA和UVB)的防晒霜,并根据个人肤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注意查看防晒霜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2、全面涂抹,定时补涂: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确保全身暴露部位都被均匀覆盖,特别是面部、颈部、手臂等易晒伤部位,在户外活动时,应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游泳或出汗后更需及时补涂。

3、物理遮挡不可少:除了涂抹防晒霜外,还可以利用帽子、太阳镜、长袖衣物等物理遮挡物,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宽边帽和太阳镜能有效保护面部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4、避免高峰时段出行:尽量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户外活动,此时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弱,如果必须在中午时分外出,务必做好全面的防晒准备。

5、关注天气预报与紫外线指数: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和紫外线指数,根据指数高低调整防晒措施,高紫外线指数的日子里,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加强防晒。

立秋虽至,但防晒之路不可松懈,防晒不仅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健康,让我们在享受初秋美好时光的同时,不忘做好防晒工作,守护好自己的肌肤健康,防晒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多彩的季节里,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1361.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