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也有养老金,22城将试点,开启房屋安全新篇章

琪旭 阅读:42 2024-08-24 14:40:19 评论:0

在房地产市场逐渐步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住房的维护与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旨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等22个城市将率先开展这一制度的试点工作,标志着住房“养老金”时代的到来。

住房养老金制度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比例已接近20%,这些房屋普遍面临墙体结构安全隐患、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体验,据预测,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成为“老小区”,其维护与改造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往往来源于业主自行缴纳,资金体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维修改造的需求,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资金难题,为老旧小区注入新的活力。

22城试点的具体内容

此次试点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个人账户主要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来建立,而试点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按一定比例计提项目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的增值收益、财政补贴以及创设配套金融产品等,这一制度设计旨在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确保房屋养老金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

住房也有养老金,22城将试点,开启房屋安全新篇章

在试点城市中,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因其较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成为首批试点的重点区域,上海市更是明确提出,今年将在浦东等区先行开展试点,并计划在明年全市推开,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视,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优势与影响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将为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相比传统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房屋养老金制度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灵活的使用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老旧小区的维修改造,还可以用于房屋的定期体检、风险排查、安全检查等预防性措施,以及购买房屋安全综合保险等,为房屋安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还将推动物业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北京劲松街道与民营企业愿景集团的合作模式,就为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企业以投资参与改造,获得小区内改造空间的长期运营权,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资金来源与政策支持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除了业主缴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外,政府还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土地出让金、财政补贴、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等,以宁波为例,该市新版“房屋养老金”管理办法规定,对于补交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老旧小区给予财政补贴,具体缴存办法为按新建项目的60%交,剩下40%为政府补贴,这一政策不仅减轻了业主的经济负担,也体现了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坚定决心。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层面已多次发文强调要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也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探索破解房屋安全管理难题,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展望未来

随着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试点推进和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预计随着制度的全面推广和落地实施,更多老旧小区将迎来新生,居民将享受到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也将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住房也有养老金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对房屋安全管理的重大创新,更是对广大居民居住品质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房屋养老金制度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 农牧产业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gnmcyw.com/post/31540.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